現象二:面罩霧氣嚴重。佩戴某一品牌的空氣呼吸器進行負重登樓測試過程中,在不使用氣體吹掃情況下面罩內霧氣較重,影響操作人員視線。
原因分析:面罩未進行防霧處理。
建議:供貨廠家配備防霧處理后的面罩。
現象三:殘氣報警閥發出報警后供氣持續時間短。在進行“負重登樓”和“勻速快步行走”測試過程中,個別品牌的6具6.8升空氣呼吸器中有4具出現了殘氣報警閥報警后供氣迅速終止(供氣時間最長的也僅為1分05秒)的現象。
這一種異常現象應該引起重視,建議對此種品牌空氣呼吸器的氣瓶和供氣閥進行檢測。
四、測試結果的應用及實戰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測試結果表明,較高勞動強度下(負重登樓),在殘氣報警閥報警之前,使用6.8升容量氣瓶時,正常情況下至少可以使用13分鐘,使用9升容量氣瓶時,至少可以使用15分鐘;在殘氣報警閥報警之后,無論使用那種容量氣瓶均可以使用4分鐘以上。掌握和了解這一數據對我們在實戰中的科學應用十分重要。
(一)為指揮員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1、合理安排替換力量。在部署內攻作戰時,指揮員應準確記錄內攻人員的氣瓶壓力和進入時間,在其殘氣報警閥發出報警之前安排好替換人員進行替換,確保內攻人員的安全。
2、合理選擇供氣源。當參戰人員人數少難以組織人員替換或不宜頻繁更換前方人員時,指揮員應選擇使用移動供氣源或氧氣呼吸器,延長供氣時間,確保官兵自身安全。
3、合理選擇內攻人員。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時間不僅與氣瓶容量、勞動強度(空氣消耗量)有關,也與使用人員的個人體征以及心理素質有著密切關聯。在相同的作戰環境下,不同體征和不同心理素質的隊員,其氧氣消耗量是不同的。
(1)身體素質:在測試前,首先對受測試隊員的肺活量進行測試、記錄,再跟空氣呼吸器測試結果進行對比,發現肺活量小的隊員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時間明顯較長,肺活量大的隊員雖然身體素質各有不同,但是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時間總體偏短。
在對耐力相近的隊員之間進行對比發現,肺活量較小的隊員體型總體偏小、偏瘦,也就是說在耐力相近的情況下,體型偏小的隊員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時間相對偏長;在對同樣身高、體重的隊員之間進行對比發現,肺活量較大的隊員在跑、跳等身體素質上顯示較好,但是在測試中,并未發現身體素質較好的隊員空氣呼吸器使用時間就明顯的短。以上結果要求指揮員在選擇內攻人員時,排除技戰術素養,僅以空氣呼吸器使用時間來說,身體素質大致相近的情況下,應選擇肺活量相對較小的隊員;在不能確切掌握隊員肺活量的前提下,首先選擇的是身體素質好的隊員,其次在身體素質相近的情況下應選擇體型偏小的隊員。
(2)心理素質: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遇到危險情況時,正常人都會表現出緊張、焦慮和驚慌心理,并出現心跳加速、呼吸頻率加快現象。此時,即使是人為控制呼吸頻次亦或是屏氣不呼吸,其血液循環所需消耗的氧氣量也遠遠高于平常情況下所消耗的氧氣。但心理素質相對好的人或經歷過心理訓練的人,在恐慌之后會選擇冷靜,其心跳和呼吸會逐漸恢復常態。因此,指揮員在選擇內攻人員時,應挑選心理素質相對較好的人員。
(二)為火場被困人員的逃生提供借鑒
擔負內攻作戰或救人任務時,當殘氣報警閥發出報警后,如何能保證內攻人員安全返回,是官兵十分關心的問題。是選擇靜坐等待救援,還是急速奔跑尋找出口,也或是均速快走,應根據現場的情況來定。
(1)出口就在附近且能準確找到情況下,可以采取奔跑撤退的方式撤至安全地帶。參考數據:使用6.8升容量氣瓶在進行負重登樓測試中,當在殘氣報警閥發出報警后,保持持續負重登樓情況下,正常的空氣呼吸器最短供氣時間達4分鐘以上。
(2)返回路線能夠記得或者能夠摸索找出情況下,且行走時間在5分鐘左右,選擇均速行走是最合理的,其耗氣量相對于急速奔跑來說也會大大下降,也便于隊友營救。參考數據:無論是使用6.8升還是9升容量氣瓶,在殘氣報警閥發出報警后,改變均速行走時,正常情況下的使用時間可以達到7分鐘以上。
(3)返回路線被完全封堵或無法想起返回路線,建議使用對講機向指揮員報告自己所處的大體位置后,保持靜立狀態,并打開呼救器,等待救援。參考數據:使用6.8升容量氣瓶時,靜止狀態下,最長的使用時間可達10分鐘以上。
以上只是提供可以參考的三種選擇方式,需要強調的是,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首先要保持冷靜,焦急和恐慌心理只會造成呼吸加快并導致用氣量的增加,從而縮短使用時間,無疑也就等同于降低了安全逃生的機率。
(三)正確使用他救接口救助被困人員
在濃煙或有毒場所進行內攻搜救過程中,當發現被困人員并準備實施疏散轉移時,應正確選擇是否利用他救接口幫助被困人員逃生。尤其是當施救人員所佩戴的空氣呼吸器氣瓶壓力明顯不足情況下,不宜摘下面罩或利用他救接口供被救者使用。這并不是自私不不自私的問題,也不是英雄不英雄的問題,因為當“舍已”卻無法完成“救人”任務時,其“舍已”的價值除了令人感到敬佩和惋惜以外,其本身并沒有太大意義。
(四)合理選擇供氣時機
在戰斗的準備展開階段,參戰人員的空氣呼吸器也佩戴完畢,供氣閥已經完全打開,但呼吸閥應處于關閉狀態。即使是在指揮員下達全面展開的命令后,參戰官兵也應根據現場情況,選擇是否立即打開呼吸閥進行供氣。在撲救建筑火災時,一般來說,當空氣中的煙霧不足以影響指戰員呼吸時,應該暫緩打開呼吸閥;但在撲救危險化學品火災時,只要進入危險區域,就必須打開呼吸閥,確保呼吸安全、順暢。之所以強調要合理選擇供氣時機,是因為減少無效供氣時間,就等同于增加了有效供氣時間。這對作戰來說,就意味著延長了陣地堅守的時間,也就是增加了一份勝利的希望;對消防員個人安全來說,延長了供氣的時間,也就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
(五)合理分配體力
不同勞動強度決定著用氣量的大小,人在疲勞狀態下,其呼吸會加快,氧氣消耗會隨之加大。以射水姿勢來說,按體力消耗大小計算,臥姿射水所消耗的體力最小,其次是立姿,再次是跪姿或肩姿。因此,擔負滅火或堵截火勢任務的人員,應合理選擇射水姿勢。同時,長時間的保持一種運動姿勢,容量易出現肌肉疲勞,并由此而引起呼吸頻率改變導致用氣量增加。所以,作戰小組內部人員不僅要合理分工更要相互協作,最大程度地保存體力。(安徽總隊戰訓處 張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