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應急應戰跨區域支援的內涵、意義和特點
所謂城市應急應戰跨區域支援,是指在某區域內的消除空襲力量、災害救援隊伍難以遂行消除敵空襲后果任務、或處理所發生的突發事件、或災害救援的情況下,組織救援力量、工程裝備和技術保障實行跨區域支援,協助當地完成城市應急應戰搶險救援工作。城市應急應戰跨區域支援行動的意義。一是貫徹落實第六次全國人防會議精神的需要。第六次全國人防會議要求軍事斗爭人防準備領域要向適應遂行 多樣化需求拓展和深化,建設體系型、融合型、服務型、創新型、法治型的“五型”人防。城市應急應戰跨區域支援,適應了新時期軍事斗爭人防準備的要求,體現了“五型”人防的特征。二是人防建設融入城市應急管理的需要。第六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提出了“要把人防作為應急管理的重要力量”的要求,平時作用大,戰時能力強,是人防的建設目標,也是時代的要求。通過跨區域支援行動,把戰時防空與平時防災結合起來,提高了城市應急管理水平。三是加強信息化條件下城市防空的必然途徑。信息化條件下人民防空,既要組織單個城市防護,又要組織區域聯合防護;既要開展人員防護,又要開展重要經濟目標防護。通過跨區域支援,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提高人防遂行多維任務的能力。城市應急應戰跨區域支援的主要特點。一是任務突然,情況不明,跨區域支援組織時間倉促。跨區域支援行動,任務突然,人員思想準備倉促;情況難以判斷,行動方案準備倉促;面對突如其來的任務,組織動員工作倉促。二是地形生疏,環境不熟,跨區域支援行動任務艱巨。在異地遂行跨區域支援行動,所處的環境不熟,周圍情況生疏。單獨在外跨區域支援,難以利用當地有利資源,難以發揮所在地有利因素作用,搞好跨區域支援的開展。三是協調困難,保障不及,跨區域支援行動困難重重。遂行跨區域支援行動,人生地不熟,協調工作復雜,保障工作難度大。
城市應急應戰跨區域支援的主要內容與方式
城市應急應戰跨區域支援的主要內容。根據戰時需求和平時需要,在跨區域內容上,既有救援隊伍的跨區域支援,又有救援裝備的跨區域支援,還有救援技術的跨區域支援。救援力量跨區域支援行動是指利用救援力量跨區域支援,滿足應急應戰主要方向上的救援力量需求。在此次演習中,主要演練了救援力量三級跨區域支援行動:一是在跨省域支援行動上,根據戰區統一部署,浙江省組織嘉興 市、湖州市跨區域支援上海完成了徐匯區3萬、長寧區2萬疏散人口的安置;浙江省協調江蘇省組織蘇州市合成專業隊300人跨區域支援杭州市搶險搶修行動。二是在跨市域支援行動上,湖州市組織力量跨區域支援杭州市避難安置場所的開設,嘉興市組織50人合成專業隊跨區域支援杭州市化學救援,紹興市組織50人合成專業隊跨區域支援杭州市開展倒塌建筑物人員搜救。三是演練了區、縣(市)之間的跨區域支援行動。 救援裝備跨區域支援行動是指利用救援裝備跨區域支援,滿足應急應戰主要方向上的裝備保障需要。在演習中,主要演練了裝備保障三級跨區域支援行動:一是組織裝備跨市域支援行 動。根據省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協同紹興市動用生命探測儀、搜救犬、液壓動力破碎鋪、救護車等搜救裝備和吊車、推土機、挖掘機等工程裝備支援蕭山居民區倒塌建筑物的人員搜救行動,協同嘉興市動用環境監測、油罐車等化救特種車裝備支援拱墅區化學救援行動。二是組織裝備跨區域支援行動。組織區縣 (市)通信裝備支援主要方向西湖區的防空襲通信保障行動;組織52米、101米登高云梯特種裝備跨區域支援蕭山區高層建筑滅火、人員救援行動。救援技術的跨區域支援行動。利用救援技術跨區域支援,滿足應急應戰主要方向上技術保障的需要。通過視頻會議,演練了專家技術跨區域支援保障行動:一是在余杭區水庫堤壩、管涌搶險中,組織召開水利專家會議,咨詢技術問題,完善搶險方案;二是在拱墅區的化學救援中,進行化救技術咨詢,確定倒罐化救方案。三是在臨安市道路橋梁搶險中,冒著洪水搭建過河鋼橋恢復交通,通過技術咨詢,完善鋼橋搭建技術方案。
建立健全跨區域支援體系
跨區域支援預案體系。戰區、省、市三級的預案建設力求達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要求。“縱向到底”就是要建立三級(戰區級、省 級和市級)跨區域支援預案體系,達到預案內容逐級細化,上下銜接。 “橫向到邊”就是三級都要制訂救援力量、救援裝備、救援技術跨區域支援方案,做到種類齊全,體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特色。 跨區域支援隊伍體系。市(地級 市)、區(縣市)要抓好跨區域支援隊 伍的建設。一是加強救援力量建設。根據城市應急應戰的需求,建立種類齊全、專業配套的專業救援隊伍。二是加強救援裝備建設。結合城市應急應戰救援工作的需要,建立救援裝備和特種裝備保障體系,通過“以工代訓”、實兵實裝演練和平時救援保障工作,提高救援裝備保障能力。三是加強專家隊伍建設。根據城市防空的特點、災害求援情況,建立各類專家庫,組建專家隊伍,注重技術保障工作研究,提高跨區域技術保障水平。
跨區域支援指揮體系。跨區域支援指揮工作事關三級(戰區、省、市)跨區域支援的協調行動。一是跨區域支援的申請。由所在區域向上級提出跨區域支援申請。二是跨區域支援的組織指揮。戰區主要負責跨省(市)域支援行動的組織協調,省(市)、市(地級 市)分別負責跨市域、區域(城區、縣 市)支援的組織協調。接收單位建立跨區域支援協調指揮機構,所在地建立跨區域支援協調機構,配合、協調跨區域、支援力量行動和做好相關保障。跨區域支援行動由上一級指揮機構負責下達任務,派出單位負責組織支援力量的行動,當地協調配合支援單位進入轄區后的行動。支援單位跨區域到位后轉隸指揮關系,由所在市統一指揮行動。跨區域支援訓練體系。訓練主要有分業訓練、綜合訓練和跨區域支援訓練。分業訓練以技術訓練、單業戰技術訓練內容為主,綜合訓練以多專業協同 演練為主,跨區域支援訓練以遠距離機動、多專業協同內容為主,練技術、練戰術、練協同、練指揮、練保障。跨區域支援保障體系。堅持“特種裝備以跨區保障為主,通用裝備以就地保障為主”的原則,建立跨區域支援保障體系。一是構建特種裝備保障體系。戰區主要根據各省(市)和省會(地級 市)城市的經濟建設和特種裝備現狀情況,制訂特種救援裝備調配保障計劃。 二是構建通用裝備保障體系。省(市) 根據各地經濟水平和地理環境及應急應戰的任務,建立有本地特色的裝備保障計劃。三是構建生活保障體系。跨區域支援行動條件艱苦、保障困難,生活保障途中的以伴隨保障為主、就地保障為輔,到達目的地后以就地保障為主、自主保障為輔。四是構建通信保障體系。建立衛星、無線、計算機網絡多層次;多信道、多手段的移動通信手段,保證跨區域支援行動信息互聯互通、通信靈敏、穩定可靠。
加強跨區域支援機制建設
列席會議機制。跨區域支援行動涉及戰區、省(市)和地級市三級,事關省、市和區三級之間的協調配合。通過戰區聯席會議機制,一方面統一全區思想、明確任務、建立關系,另一方面明確跨區域方案的設計、保障計劃的協調、跨區域行動的演練、通信保障的銜接,促進跨區域各項工作的落實。對口掛鉤機制。通過跨區域支援行動,彌補當地救援力量和裝備、技術保障的不足,是減少空襲、災害損失的有效手段。跨區域支援行動需要跨區域支援力量和所在地的協同配合,建立穩定的對口掛鉤關系,加強兩地政府聯系和溝通。通過方案內容的相互銜接,協同工作的互相配合,保障工作的相互融合,促進跨區域支援準備工作的落實。地形勘察機制。跨區域支援行動,任務突然、地形不熟悉,影響方案的制訂和應急應戰支援行動的開展。通過對預設跨區域地區的現地地形勘察,了解地理環境、地形情況、氣候特點、可用資源,便于行動方案的制訂、協同工作的設計、保障工作的落實,增強方案計劃的可行性。演練考評機制。演練是為了提高跨區域救援力量和裝備、技術的保障水平,增強跨區域支援能力。通過演練考評機制,對跨區域支援演練情況進行科學、實事求是的評估,解決訓練上的問題,提高跨區域支援任務的執行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人民防空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