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強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與恢復重建能力建設。
加強國家自然災害搶險救援指揮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統一指揮、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災害應急管理體制和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運行機制。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建立健全搶險救災協同聯動機制。
加強救災應急裝備建設,研究制定各級救災應急技術裝備配備標準,全面加強生命探測、通信廣播、救援搜救以及救災專用車輛、直升機、船舶、機械設備等裝備建設。優先加強西部欠發達、災害易發地區應急裝備配備。
加強救災物資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制定物資儲備規劃,擴大儲備庫覆蓋范圍,豐富物資儲備種類,提高物資調配效率。充分發揮各類資源在應急救災物資保障中的作用,提高重要救災物資應急生產能力,利用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國防交通物資儲備和企業儲備等,建立健全政府儲備為主、社會儲備為補充、軍民兼容、平戰結合的救災物資應急保障機制。
加強受災群眾生活保障能力建設,推進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受災群眾實際生活需求相適應的救助資金長效保障機制建設,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政策,充實自然災害救助項目,適時提高自然災害救助資金補助標準,提高受災群眾救助質量和生活保障水平。加強重特大自然災害傷病人員集中收治能力建設。
加強災后恢復重建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恢復重建評估制度和重大項目聽證制度,做好恢復重建需求評估、規劃選址、工程實施、技術保障等工作,加強受災群眾的心理援助,提高城鄉住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產業、生態環境、組織系統、社會關系等方面的恢復重建能力,提高恢復重建監管水平。
(七)加強防災減災科技支撐能力建設。
加強防災減災科學研究,開展自然災害形成機理和演化規律研究,重點加強自然災害早期預警、重特大自然災害鏈、自然災害與社會經濟環境相互作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自然災害風險等科學研究。編制國家防災減災科技規劃,注重防災減災跨領域、多專業的交叉科學研究。
加強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導航定位、三網融合、物聯網和數字地球等關鍵技術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應用研究,推進防災減災科技成果的集成轉化與應用示范。開展防災減災新材料、新產品和新裝備研發。建設防災減災技術標準體系,提高防災減災的標準化水平。
加強防災減災科學交流與技術合作,引進和吸收國際先進的防災減災技術,推動防災減災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亞洲區域巨災研究中心等建設。推進防災減災產業發展,完善產業發展政策,加強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支撐作用。
(八)加強防災減災社會動員能力建設。
完善防災減災社會動員機制,建立暢通的防災減災社會參與渠道,完善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參與防災減災的政策措施,建立自然災害救援救助征用補償機制,形成全社會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公益慈善機構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完善自然災害社會捐贈管理機制,加強捐贈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監督。
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基層自治組織和公眾在災害防御、緊急救援、救災捐贈、醫療救助、衛生防疫、恢復重建、災后心理干預等方面作用。研究制定加強防災減災志愿服務的指導意見,扶持基層社區建立防災減災志愿者隊伍。提高志愿者的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促進防災減災志愿者隊伍的發展壯大。
建立健全災害保險制度,充分發揮保險在災害風險轉移中的作用,拓寬災害風險轉移渠道,推動建立規范合理的災害風險分擔機制。
(九)加強防災減災人才和專業隊伍建設。
全面推進防災減災人才戰略實施,整體性開發防災減災人才資源,擴充隊伍總量,優化隊伍結構,完善隊伍管理,提高隊伍素質,形成以防災減災管理和專業人才隊伍為骨干力量,以各類災害應急救援隊伍為突擊力量,以防災減災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隊伍為輔助力量的防災減災隊伍。
加強防災減災科學研究、工程技術、救災搶險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養,結合救災搶險工作特點,加強救災搶險隊伍建設,定期開展針對性訓練和技能培訓,培育和發展“一隊多用、專兼結合、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救災搶險專業隊伍。充分發揮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公安民警、醫療衛生、礦山救援、民兵預備役、國防動員等相關專業保障隊伍、紅十字會和社會志愿力量等在救災工作中的作用。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推進防災減災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高等教育自然災害及風險管理相關學科建設,擴大相關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規模,注重專業技術人才和急需緊缺型人才培養。加強各級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的建設,充分發揮專家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參謀咨詢作用。
(十)加強防災減災文化建設。
將防災減災文化建設作為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將防災減災文化服務作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綜合防災減災軟實力。強化各級人民政府的防災減災責任意識,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災害風險管理和應急管理水平,完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新聞媒體等合作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的工作機制。
提升社會各界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文化素養。結合全國“防災減災日”和“國際減災日”等,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把防災減災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中小學校、幼兒園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教育,將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術普及納入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經常性開展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練,提高公眾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
創新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的宣傳教育形式,強化防災減災文化場所建設,充分發揮各級公共文化場所的重要作用,推進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基地和國家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網絡平臺建設,發揮重特大自然災害遺址和有關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和警示作用。
四、重大項目
(一)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調查工程。
在充分利用已有各類災害調查成果的基礎上,制定災害綜合風險和減災能力調查指標體系,開展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和減災能力調查,建立數據庫、模型庫、方法庫和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調查評估技術系統;開展典型災種災害風險評價、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風險評價以及區域減災能力評價等工作,建立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制圖標準規范體系和技術體系。
編制全國、省、市及災害頻發易發區縣級行政單元自然災害風險圖和自然災害綜合區劃圖,建立風險信息更新、分析評估和產品服務機制。編制全國(1∶100萬)、省級(1∶25萬)、地市及災害頻發易發區縣級(1∶5萬)自然災害風險圖,為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制定區域發展規劃、自然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等提供科學依據。
(二)國家綜合減災與風險管理信息化建設工程。
依托國家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以及人口信息庫、法人單位信息庫、空間地理信息庫等基礎信息資源,通過信息化手段的建設和完善,實現相關部門涉災業務的協同與資源共享,提升中央、省兩級的災害風險信息與搜救信息的獲取、分析、研判能力,以及救災、減災的會商和決策能力,有效支撐國家相關部門防災減災協作。
(三)國家自然災害應急救助指揮系統建設工程。
建設災害應急救助指揮系統,實現災情、決策、指揮、物資調運等各類信息的及時發送與傳遞。構建災害損失評估、預案推演信息系統,為災害應急救助提供科學決策信息。大幅提升災害應急救助即時信息高效處理、互聯互通與指令信息的快速傳達能力。
(四)國家救災物資儲備工程。
以統籌規劃、合理分布和資源整合為原則,綜合利用國家和社會現有儲備倉庫,新建或改擴建一批中央生活類救災物資儲備庫。多災易災地區的省、市、縣各級人民政府按照實際需要建設本級生活類救災物資儲備庫,形成分級管理、反應迅速、布局合理、種類齊全、規模適度、功能完備、保障有力、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央—省—市—縣四級救災物資儲備網絡。
完善受災群眾生活救助、醫療衛生防疫、交通應急保障、森林防火等方面的物資儲備,特別加強中西部救災物資儲備和信息管理能力,優化救災物資管理與使用。逐步建立運力集結、資源補給、車輛維修的全國救災物資交通運輸網絡,提高物資投送能力。
(五)環境減災衛星星座建設工程。
加強自然災害信息獲取立體監測能力和防災減災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加強“天、地、現場”一體化技術指標體系論證,推動由4顆光學星和4顆雷達星組網構成的“4+4”星座建設,形成機動靈活、高密度、高精度、寬覆蓋、多手段組合觀測能力,實現12小時災害重訪觀測,確保衛星在軌運行的連續性和地面應用系統建設與發展的持續穩定性。加強科研試驗衛星和減災業務衛星的有機銜接,充分利用國內外多星資源,提高災害綜合觀測、高分辨率觀測和應急觀測能力。完善災害遙感應用模型、方法和標準規范,提升業務系統處理、分析與服務水平,完善災害監測預警、災害評估、應急響應和恢復重建等業務體系和產品體系,論證建立綜合防災減災空間信息服務平臺。
加強衛星減災應用技術的示范與推廣,提高應用能力和水平。統籌利用國家遙感校驗場、目標檢測場和綜合實驗場資源,提高災害定量化應用水平。完善重大自然災害衛星和航空遙感應急監測合作機制,推動區域和省級減災應用能力建設,完善現有區域和省級衛星減災應用中心,提高衛星減災應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