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建立硬件設施保障網。要充分利用政府在規劃指導、政策扶持、財力投入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將社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鄉社區建設同步推進,建立社區消防硬件設施保障網。一方面,要推動政府將消防車道、消防水源等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納入村(居)委會建設總體規劃,打通社區消防車通道,完善老舊居民區消火栓建設,全面改善社區消防安全環境,提升社區消防安全指數。另一方面,要將改善社區消防安全環境的具體工作措施,逐年納入政府惠民利民工程,推動投入專項資金在全市所有社區逐步建立社區消防室,發揮輔助中隊滅火救援的社區微型消防站職能,配備消防電動車和基本滅火救援裝備器材,為夯實社區火災防控基礎,提供有力保障。
整合社區基層力量,建立群治群控人防網。充分整合、調動基層一線力量,做實“人防”工作,以警務機制改革為突破口,將社區層面消防專業力量、兼職力量和群防力量進行有機整合,賦予消防工作職責,推動建立社區消防群治群控人防網。要重點抓住公安民警、協勤人員和治安巡邏隊,強化社區防火巡查、消防宣傳教育、初起火災撲救和火災原因調查等輔助職能,壯大相對專業的社區消防力量;要持續抓住社區保安聯防隊、志愿消防隊、安保人員和消防安全員等固有力量,承擔消防宣傳和初起火災的撲救職責;要廣泛抓住網格管理隊伍這支新生力量,賦予排查發現隱患、上報處置隱患、接受群眾舉報、開展入戶宣傳、火災火險報警和引導人員疏散的消防工作職責,推動實現消防隱患“一網打盡”。
應用物聯通信技術,建立火情火警監控網。突出以物聯網為主要信息手段的技術應用,實現社區消防工作由傳統模式向智能化模式轉變。要緊跟城市信息化建設步伐,將“智慧消防”建設納入“智慧城市”建設,依托互聯網、傳感器、監控探頭、智能信息處理等高新技術,實現對社區消防重點部位、重點對象和火情火警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建立以物聯通信技術為支撐的火情火警監控網。運用空間地理信息技術,實現消防重點監管對象定位可視;接入街面視頻探頭信號和3G視頻信號,實現火情火警實時監控;運用光電掃描技術對固定消防設施實行二維碼管理,實現重點單位遠程掌控;在重點保護區域、場所安裝煙感探測器,實現消防預警快速響應;聯通“老人寶”呼叫手機,實現弱勢群體特殊關照;對網格管理員E通進行GPS定位,實現網格巡查動態監管;通過對單位、場所、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進行火災風險評估,實行分色預警,實現對重點區域和對象的主動研判。
開展形式多樣教育,建立宣傳教育普及網。要做細常規宣傳,做強品牌宣傳,通過開展形式多樣、貼近群眾的宣傳活動,建立多元化、全覆蓋的消防宣傳教育普及網。要不斷創新宣傳品牌,在社區開展面向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三提示”、面向學校師生的“課前1分鐘”教育、面向流動人群的“消防時刻”宣傳和面向廣大居民的 “鳴鑼巡更”提醒等品牌宣傳,強化消防宣傳針對性;要進一步拓展宣傳平臺,建立以微信、微博、QQ群等平臺為主要載體的 “自媒體”宣傳陣地,不斷加大消防宣傳深度;要不斷強化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示范社區的中心地位,組織開展貼近群眾的宣傳活動,并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引領周邊社區共同關注消防工作。
實現火災聯防聯控,建立滅火救援調度網。第一時間掌握災情,第一時間控制災情,最大限度降低和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是筑牢社區立體化火災防控體系的最終目標。要探索建立除現役執勤力量以外的滅火救援組織體系,調配相關人員力量,建立基層滅火救援調度網。社區要按照“一區一車一隊”的建設模式,確保每個社區有一支專、兼職滅火救援隊伍,配備消防車輛進行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的初期處置。要采取社區群防力量、志愿消防力量和社區民警力量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完善社區應急力量建設,定期組織開展滅火應急疏散演練,提升處突能力。要在街道辦設立滅火救援指揮部,依托社區消防室建立滅火救援調度室,在街道層面進行近源式聯控,在社區層面實行扁平化調度,一旦發生火災,社區調度室第一時間調度本社區應急力量前往事發地點,街道指揮部同一時間調度相鄰社區出動應急力量參與事故處置,確保初戰力量絕對充足,最大限度將火災消滅在初起狀態。
(作者為湖北省武漢市消防支隊支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