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
“十二五”期間,是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實現國務院確定的“至2020年,全國安全生產狀況實現根本性好轉”的關鍵時期。為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建立我省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確保全省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安全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和《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
一、“十一五” 期間安全生產工作基本回顧
(一)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十一五”期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將安全發展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各地區、各部門深入開展了安全生產執法、治理和宣傳教育行動,全面加強了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安全保障能力和監管隊伍建設。堅持預防為主,著力做好事故防范;突出加強監管,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和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整治;推動落實責任,嚴格安全問責制度;加強組織協調,推進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安全生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煤礦、交通運輸、消防(火災)、危險化學品、鐵路、農機、冶金機械等工貿行業(領域)安全狀況明顯改善,煤礦瓦斯治理和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取得新成效,各地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經過五年的努力,全省安全生產狀況總體穩定,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逐年下降,2010年比2005年減少17216起,死亡人數減少1422人,分別下降58%和45.1%。平均每年減少3443起,少死亡284人,年均分別下降15.9%和11.3%。“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基本完成,實現了省政府確定的到2010年全省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的階段性目標。
專欄1 全省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序號指標名稱2005年2010年
規劃目標2010年實際2010年比
2005年降幅
1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880.570.2077.3%
2工礦商貿十萬就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5.143.862.7945.7%
3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11.567.04.164.5%
4煤礦百萬噸死亡率7.833.661.482.1%
5煤礦重特大事故起數22150%
7危險化學品事故死亡人數15140100%
8火災(消防)十萬人口死亡率0.510.480.1472.5%
9鐵路交通(含路外)事故死亡人數288 5581%
10農業機械事故死亡人數1513193%
(二)存在的問題。
1.事故總量仍然較大。全省生產安全事故仍呈多發態勢,事故數量和死亡人數總量較大,重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2010年全省發生各類事故12477起,死亡1755人;發生重大事故4起,死亡65人。工礦商貿事故10萬人死亡率、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煤礦事故百萬噸死亡率分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74、0.6、0.92個百分點。
2.部分行業事故上升。近年來,隨著社會對能源、原材料以及基礎設施、房屋建筑等需求的不斷增多,發生在建筑、金屬非金屬礦山等行業的生產安全事故上升。2010年與2005年相比,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數上升103.7%,金屬非金屬礦山事故死亡人數上升38.5%。
3.控制重大、較大事故仍然是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間,重大事故主要發生在道路交通、煤礦、消防、建筑等行業,重大、較大事故出現波動和反復,“十一五”期間年度發生重大事故數量分別為:2006年1起、2007年1起、2008年1起、2009年2起、2010年4起。
4.安全監管保障能力低。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基層安全監管力量、裝備不足,執法效能低,依靠行政管制、人盯死守的傳統監管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適應日益繁重的安全生產監管任務需要。安全科技支撐薄弱,科研投入不足,成果轉化率低。應急救援等支撐體系尚不健全,救援裝備不足,應急預案缺乏可操作性,應急演練未實現制度化。安全教育培訓缺乏廣泛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專業人才缺乏等。
5.職業危害呈現上升趨勢。當前全省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從業人員約90 萬人,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達30余種,全省歷年累計報告職業病21506余例。近年來,每年新增患者近500人,且呈上升趨勢。
二、“十二五”時期安全生產形勢分析
(一)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十二五”時期,是確保我省到2020年實現安全生產狀況根本性好轉目標的攻堅階段。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尤其是近幾年有些行業領域事故出現反彈,有的地區和企業同類事故重復發生,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有效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各項任務非常繁重,既要解決長期積累的問題,又要應對新情況新挑戰。
1.“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安全發展的理念沒有牢固樹立。一些地方和單位不能正確處理安全生產與發展經濟的關系,片面追逐效益、強調發展、追求政績、輕視安全。
2.安全生產責任須真正落到實處。“管行業必須管安全” 的要求沒有很好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和措施沒有落實到車間、班組、員工,隱患排查治理不徹底,各類安全隱患普遍存在。
3.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和建設問題仍較為嚴重。隨著經濟增長速度加快,能源、原材料和交通運輸市場需求持續旺盛,企業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項目搶工期趕進度,“三超”、“三違”現象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屢禁不止。
4.企業安全生產基礎仍然比較薄弱。中小企業數量眾多,生產工藝技術落后,安全技術人才缺乏,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低,安全生產保障能力還十分脆弱。
5.社會公共安全生產基礎建設滯后。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和體系尚不健全,應急救援基地和隊伍建設差距較大,搶險救援技術裝備嚴重不足,缺乏應對處置重特大事故的能力,事故救援效率效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6.公眾對自身生命健康權益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社會對安全生產的關注度和期望值不斷提高,落后的安全保障能力與人們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的矛盾凸顯。
對這些問題,要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安全生產進入新階段。
隨著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統籌推進具有吉林特色的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著力實施投資拉動、項目帶動、創新驅動戰略,以增量帶動結構優化,以創新促進產業升級,以發展保障民生改善。我省“十二五”時期安全生產工作進入新階段。
1.省委、省政府把安全生產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證。
2.我省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加快,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經濟結構調整不斷深入,為解決深層次、結構性、區域性的安全生產問題創造了有利條件。
3.促進安全生產法制化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全民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為做好“十二五”時期安全生產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