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組建國家級區域性戰勤保障中心
以省級區域性戰勤保障中心為基礎,組建隸屬于消防局的國家級區域性戰勤保障中心。可以考慮將全國劃分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華中、華東、華南、華北八大片區,針對各片區特點進行物資儲備,重點加強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的物資儲備和其它地區的特種車輛裝備如消防直升機、消防坦克、消防機器人和生活保障車輛等的儲備,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種類齊全、備份充足,功能完善、性能優良,貼近實戰”的保障結構。
同時,各地要充分利用重大危險源評估技術,科學預測本地大型災害事故的規模和滅火救援戰勤保障的需要總量,科學規劃戰勤保障大隊建設,合理確定區域性戰勤保障中心標準,使戰勤保障工作既能滿足實戰需要,適應發展要求,又能避免盲目規劃和不必要的浪費。
4.3 實施社會聯勤保障
消防部隊在充分發揮內部資源的同時,積極挖掘社會資源,達到內部保障與社會聯勤保障的有機結合。在這次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工作中,外省消防部隊大都是坐飛機過來的,自帶器材裝備和生活用品有限。在這種體力大量消耗,精神高度緊張的救援過程中,每名參戰官兵一天一瓶礦泉水,一包方便面,有的甚至兩天沒有吃一點東西,體力難以為繼。再加上由于大地震所造成的道路損毀、堵塞、山體滑坡、泥石流、建筑坍塌等,嚴重影響消防部隊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而在部隊內部為這些參戰官兵提供包括車輛裝備、生活在內的戰勤保障任務則十分艱巨。因此,加強社會聯勤保障的作用就顯得至關重要。如在整個救援過程中,消防部隊主要以救人為主,清障破拆、生活保障、醫療保障等模塊,可完全有社會聯勤單位承擔,以提高救援效率。
4.3.1 聯勤單位的組成
各地應由政府牽頭,以消防部隊為骨干,協調鐵路、航運、交通、水電、衛生、防疫、通信、氣象、地震、環保、駐軍、公安等部門共同參加滅火救援聯勤保障體系,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現有的物資裝備,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戰時協同[21]。
4.3.2 搭建指揮平臺,實現有序指揮
以119指揮中心為基礎,以政府應急辦為領導機構,協調建立一個集中統一、堅強有力、信息暢通、運轉高效的綜合協調指揮平臺[22],明確相應的指揮關系,戰時社會聯勤力量由滅火救援現場指揮部統一調度,保證各類戰勤保障物資裝備、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到位,實現持續供給。這樣一來,即可及時調集大量物資裝備到達現場,有效降低消防戰勤保障投入成本,又提高了部隊可持續保障能力。
4.3.3 利用科技優勢,實現資源的最大利用
在部隊內部建立戰勤保障信息系統,內設部隊資源和社會資源兩個數據庫,分門別類輸入戰勤保障所需的各類車輛、器材、物資等數據,包含類型、數量、性能、所屬單位的供給能力和聯系方式,并具備查詢、統計等功能,完成對特種裝備、滅火藥劑等應急保障器材物資的收集、統計、建檔。如嘉興消防支隊與120急救中心、滅火劑生產廠家、車輛維護保養中心、大型超市、加油站、快餐連鎖店等17家單位簽訂戰勤保障聯動協議,將各聯系單位,任務分工,物資儲備,保障途徑等基本信息形成網絡圖,錄入信息系統,為支隊處置重大災害事故提供技術支持和決策依據。
4.3.4 加強預案演練工作
消防部隊還應提請政府建立應急聯動聯席會議,出臺《突發事件社會聯動預案》,定期召開滅火救援聯動力量聯席會議,及時修訂完善聯動預案,認真組織相關力量,有計劃地組織開展群眾參與度高,聯動性強,形式多樣的消防戰勤保障實戰演練,通過演練檢驗預案,鍛煉隊伍,磨合機制,教育群眾,進一步完善戰勤保障連勤體系,切實提高連勤保障能力。
5 結束語
消防部隊戰勤保障體系建設是大力推進勤務實戰化改革,破解部隊滅火救援保障型難題,進一步提升部隊實戰能力的重要舉措。消防部隊作為我國滅火救援的骨干力量,必須加強戰勤保障體系建設。本文通過研究,系統的提出了構建消防部隊戰勤保障體系的基本措施,即分三個層次實施:在推進和完善建制單位戰勤保障大隊的基礎上,組建區域性戰勤保障中心,積極實現社會聯勤保障。但是消防部隊的戰勤保障體系建設是個系統的工程,需要緊緊跟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災害事故的變化而不斷的完善,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新結合、新發展,滿足消防部隊滅火救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