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十二五”安全生產規劃
為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十二五”安全生產工作的總體部署,科學謀劃事關安全生產事業長遠發展的思路和重大舉措,推動我省率先實現國務院提出的到2020年安全生產狀況根本好轉的奮斗目標,根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
一、現狀和面臨的形勢
(一)“十一五”期間取得的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十一五”以來,全省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治理、宣教“三項行動”,切實加強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保障能力、監管監察隊伍“三項建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全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總體實現了2004年國務院提出的到2010年安全生產狀況明顯好轉的第二階段奮斗目標。
——安全生產“兩個主體”責任更加落實。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逐級簽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層層分解落實控制考核指標。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切實加大生產安全事故查處力度。“十一五”期間,經省人民政府批復結案的25起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中,受黨紀政紀處分的132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57人。
——安全生產法制秩序更加規范。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和協作聯動,持續加大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力度,有效凈化了安全生產法制環境。5年來,共查處各類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29萬余起,實施行政處罰2.6萬余次,停產整頓生產經營建設單位2萬余家,依法關閉取締無證無照或證照不全的企業1000多個。
——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更加穩定。“十一五”期間,全省共淘汰關閉5159家不符合安全生產等條件的化工生產企業,煤礦礦井總數由2005年的33對減至2010年的26對,取締關閉954家非煤礦山企業、7座尾礦庫以及53個小選礦廠。深入開展道路交通、鐵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海洋漁業、消防等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一大批安全隱患得到及時有效治理。
——安全生產基礎更加穩固。全省各地從本地安全生產實際和要求出發,按照不低于財政收入增長幅度的標準逐年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深入組織開展“平安農機”、“平安暢通縣區”、“平安漁業”創建活動。在全國率先實行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風險抵押金等制度,在高危行業落實企業安全費用提取、傷亡事故經濟賠償等經濟政策,引導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工作。
——安全文化建設更加富有成效。每年開展“安全生產月”、“百萬職工安全知識教育培訓”等系列活動,5年來,共有1000多萬名企業職工參加“安康杯”競賽。組織開展“平安企業”、“安全生產誠信企業”、“安全社區”等創建活動,“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在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實現全覆蓋,“白國周班組管理法”在煤礦企業實現全覆蓋。
——安全生產各項指標下降更加明顯。“十一五”期間,江蘇省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均呈逐年下降趨勢。
“十一五”期末與“十五”期末相比,各項安全生產指標降幅明顯。
專欄1 “十一五”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完成情況
相對指標2005年2010年五年降幅
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4670.13770.66%
工礦商貿就業人員10萬元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1.5991.20224.83%
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7.843.4855.61%
絕對指標2005年2010年五年降幅
事故總起數477111971258.68%
死亡人數8532572932.85%
較大事故起數996336.36%
(二)“十二五”時期進入攻堅階段和關鍵時期
“十二五”是江蘇全面實現小康并向基本現代化邁進的重要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階段,也是安全生產狀況由明顯好轉向根本好轉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隨著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狀況總體穩定好轉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在新的歷史時期,安全生產工作既要妥善解決長期積累的問題,又要積極應對新情況、新挑戰。
——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事故總量仍然很大,重大事故未能杜絕,較大事故時有發生。2010年,全省仍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9712起,死亡5729人。部分用人單位工作場所勞動條件惡劣,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職業危害事故多發。
——安全生產基礎不夠扎實。不少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設備老化陳舊,工業技術落后,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安全管理水平較低。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煤礦、海洋漁業等行業領域產業發展方式亟待轉變;交通運輸、能源等行業資源環境承載的剛性約束日趨嚴格;超高層建筑、城市地下管網在施工、運行與管理方面的新老安全生產問題相互交織,大大增加了安全風險。
——安全監管監察水平亟待提升。少數地方和部門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視停留在會議和文件上,各項安全監管制度和執法措施沒有真正落到實處;一些基層安監機構執法力量不足,執法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滯后,安全監管責任在少數地方層層衰減;新形勢下僅僅依靠嚴防死守的傳統監管監察方式已難以應對各種挑戰;現有應急救援基本布局和資源調配還不盡合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人民群眾對安全健康權益的期望日益增強。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廣大從業人員要求“體面勞動”的意識不斷增強,對政府安全監管水平、應急處置效率、安全文化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都對做好新時期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美好江蘇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把事故預防作為主攻方向,把規范生產作為重要保障,把科技進步作為重要支撐,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加大安全投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深化依法監管,繼續壓降事故總量和傷亡人數,減少職業危害,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安全生產狀況根本好轉,為江蘇“兩個率先”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則
——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堅持“安全發展、以人為本”的理念,正確處理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統籌各級政府和各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把經濟發展建立在安全生產有可靠保障的基礎上。
——強化法治,綜合治理。堅持依法行政,完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嚴格安全生產執法;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形成規范的安全生產法治秩序。
——突出預防,落實責任。堅持預防為主、源頭治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強化落實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夯實筑牢安全生產基層基礎防線,牢牢掌握安全生產工作主動權。
——依靠科技,創新機制。大力實施科技興安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安全生產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從根本上提升安全保障和安全發展能力。不斷完善新形勢下的安全監管和執法機制,推動企業、政府和全社會逐步加大安全投入,努力實現全省安全生產狀況持續平穩好轉。
(三)規劃目標
到2015年,企業安全保障能力和政府安全監管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各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狀況全面改善,安全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十二五”期間,繼續保持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重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杜絕特大事故的發生,重點行業職業危害得到基本控制,為在全國率先實現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打下扎實基礎。
專欄2 “十二五”安全生產控制指標
相 對 指 標
1.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0%以上
2.工礦商貿10萬就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以上
3.煤礦百萬噸死亡率下降28%以上
4.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下降35%以上
5.特種設備萬臺事故率下降35%以上
6.火災10萬人口死亡率控制在0.08以內
7.水上交通百萬噸吞吐量死亡率下降23%以上
8.鐵路交通10億噸公里死亡率下降25%以上
9.民航運輸億客公里死亡率控制在0.009以內
10.職業危害申報率80%以上
絕 對 指 標
1.各類事故死亡人數下降8.1%以上
2.工礦商貿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2.5%以上
3.較大事故起數下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