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按照“4611”救援基地建設規劃,依托國有大型骨干企業,調動地方人民政府的參與積極性,推進企業與政府共同建設礦山、危險化學品和油氣田等行業領域的4個國家級救援基地,重點支持建設芙蓉煤礦國家救援隊;以省級財政為主,相關地方財政配套,建設6個省級區域性救援基地、1個綜合性救援實訓演練基地和1個省級綜合性礦山排水基地。加強各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投入,根據各自特點和需求配備高效快速救援鉆機、大型排水設備、大型清障支護設備、快速滅火、堵漏、洗消設備以及人員避險、搜尋、定位等國內外先進的應急救援裝備。加強各基地救援物資儲備,并建立專門的應急裝備物資儲備點。促使高危行業企業建立和完善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定期開展應急救援實訓工作,進一步健全完善全省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與公安消防、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的應急聯動機制。
(四)重點實驗室工程。引進省內外高級人才,配備高新精密實驗設備,完善礦山安全實驗室、非礦山安全和重大危險源監控實驗室、職業危害檢測與鑒定實驗室等省級中心實驗室建設。結合安全生產實踐需要,推進生產安全事故物證分析實驗室、電氣安全實驗室和勞動防護用品檢測實驗室等實驗室建設。利用成都市退出煤炭生產的機遇,將出江煤礦生產礦井轉為科研實驗礦井,與四川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西安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省級重點實驗室,主要建設礦井災變實驗室。一是建設井下災害模擬系統,用于火災、瓦斯(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水災等災害現場模擬、通風控制模擬實驗和爆破試驗;二是建設礦井災變時期通風實驗室,包括建設一批礦井通風及安全實驗室和災害及通風控制現場模擬實驗系統。
(五)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工程。以加強中小企業安全技術援助和服務為重點,著力構建省、市、縣三級安全生產專業技術服務網絡,規劃建成1個省級技術服務中心、21個市級技術服務分中心、63個縣級技術服務站。重點開展檢測檢驗、安全培訓、安全評價、職業衛生檢測與評價、事故司法鑒定、企業安全管理和技術咨詢等技術服務工作。建立健全技術服務機構質量綜合評估和認證制度,推動技術服務機構誠信體系建設,引導技術服務機構規范化發展。
(六)國家級職業危害防護監測研究中心工程。整合各類優勢資源,引進先進設備、技術和優秀人才,率先建設“國內一流、西部第一”的國家級職業危害防護監測研究中心,帶動各市(州)職業健康工作穩步發展。中心主要提供職業健康防護、職業危害因素監測、職業健康信息管理、科研和教學等技術性服務。重點建立職業危害因素監測和化驗室、防護實驗室、特色宣傳教育室、毒理室等功能區,為政府職業健康監管提供決策服務,為職業危害防治提供科研和教學服務。
(七)成都(雙流)物聯網安全產業園工程。以物聯網技術應用為龍頭,結合國家支持振興裝備制造業等相關政策,重點開展檢測監控、安全避險、安全防護、特種設施及應急救援等安全裝備的產品孵化[11]、生產制造、市場交易、融資租賃和倉儲物流等項目建設,打造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的安全裝備制造和交易基地。到2015年,引進50家以上重點企業入駐并正式投產運營。工程內容主要包括設立園區管理機構,先期開展園區通道路、通通信、通電力、通上水、通下水、通燃氣和場地平整等工作,使二級開發商可以進場后迅速開發建設。規劃建設科研孵化樓、倉儲中心、管理中心,規劃生產制造場所、產品交易市場、辦公樓宇等功能區域,完善周邊配套設施建設,充分發揮“筑巢引鳳”的作用。
(八)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工程。依托省內相關大中專院校,開設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等相關課程,積極推進相關專業建設,全面培養安全生產實用技術和管理專業人才。積極推進四川安全職業技術學院的設置與建設。利用成都市退出煤炭生產行業的機遇,將出江煤礦現有生產礦井井上、井下系統和設施設備建成安全生產實訓基地,按照“實景中體驗,實訓中掌握,實踐中應用”的要求,為西部地區高校、中高等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的安全生產知識教育提供綜合性的實驗實訓場地,著力提高學生安全生產實踐技能。
(九)安全生產科普宣傳教育基地工程。以綜合性安全體驗館建設為載體,打造集安全法律法規宣傳、安全警示教育、事故情景模擬、仿真事故災難防范演練等多種功能及形式于一體的省級安全生產科普宣傳教育基地,增強群眾對安全生產的感性認識。主要建設安全生產科普宣傳展覽廳、重點高危行業安全作業工藝流程展覽廳、事故情景模擬廳、仿真事故災難防范演練廳等,通過現代聲像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提高大眾安全生產認知水平和安全文化素質。
(十)重點領域安全保障工程。實施公路安全整治工程,重點整治事故多發路段、危險路段和高速公路長隧道及橋梁,并延伸至農村公路。以臨水、臨崖、急彎、陡坡路段為重點,完善道路標志標線標牌、防撞護欄護墩、警示樁等安全設施。加強對交通流量大、事故多發、違法頻率高等重要路段的路網運行監測與交通執法監控系統建設,建立區域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動態監控平臺,實現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和資源共享。加大對鐵路平交道口、城市軌道交通設施、隧道、橋梁、城市燃氣與化學品輸送管網隱患的排查治理。以人員密集場所、高層建筑、在建工程和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為重點,深化完善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實施城區內安全距離不達標的化工企業搬遷工程。實施化工園區安全監管示范工程。全面開展安全社區創建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1.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著力處理好安全生產與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把尊重人的生命和健康權益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把經濟發展建立在安全生產有可靠保證的基礎上,實現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有機統一。
2.加強組織保障。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要進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協調功能,深入實施“行政首長負責制”,切實保障安全生產監管監察機構、人員、裝備、經費按需到位,協調好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國家監察與地方監管的職責分工。
3.嚴格實行“一崗雙責”。全省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按規定健全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立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工作述職制度,重點加強縣鄉兩級政府安全責任落實。強化企業領導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管理職責,嚴格落實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成員輪流現場帶班制度,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應對本崗位安全負責。
(二)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
1.政府投入。全省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大生產領域公共安全的投入力度,建立安全生產投入長效機制,支持安全生產重大工程項目等建設,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支持我省安全生產,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的多渠道、多層次安全生產投入體系。
2.企業投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要嚴格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川府發〔2004〕20號)和《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財企〔2006〕478號)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制度,有關部門要對此進行年度監督檢查[12],確保企業安全生產投入到位、使用規范。
3.社會投入。全省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大工傷保險工作力度,完善工傷保險與事故預防結合機制,嚴格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提取工傷預防費用,切實用于工傷預防的宣傳和培訓等工作。鼓勵企業通過投保安全生產責任險等險種化解風險成本。加強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建設,探索建立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三)加強政策引導。
1.稅收政策。支持企業進行重大安全生產技術改造。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2.信貸政策。完善信貸政策,鼓勵銀行對有償還能力的公共安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誠信度高的企業安全技術改造項目給予貸款支持。
3.產業政策。到2012年,編制完成《四川省淘汰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工藝和產品目錄》、《四川省重點鼓勵發展的安全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
(四)嚴格安全生產目標考核與規劃實施考核。
1.把安全生產規劃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全省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編制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把安全生產的規劃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和政策措施納入各級人民政府“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及統計指標體系,統籌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2.完善安全生產目標考核體系。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要將規劃確定的目標指標作為約束性指標,將規劃工作任務落實情況和重點工程項目實施進展情況納入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考核范疇,科學制定政府監管監察、企業自控、員工自律有機結合的安全生產目標考核體系,合理確定考核內容、分配指標權重、量化考核等級、制定獎懲措施,強化安全生產的干部績效考核,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
3.建立規劃實施評估機制。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要按年度、中期(2013年)、終期(2015年)三個階段內容制定規劃實施考核和評估辦法。要重視和支持本區域安全生產重大項目的立項、審批工作。實施項目進度跟蹤考核機制,及時排除各種困難,對影響項目順利完成的單位和個人實施行政問責。
(五)加大依法治安力度。
1.加強法制建設。結合四川實際,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制定和完善安全生產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標準、規范與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安全生產法制體系。適時對《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進行修改。
2.堅持依法行政。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嚴格依據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開展執法工作。全面建立“辦案、審案、定案”三分離的案件查處機制。健全行政執法協調機制,形成聯合執法合力,提高行政執法效率。
3.加大責任追究。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嚴肅查處各類案件。健全和落實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監督檢查。